新闻
电视
微博
博客
订阅
捐款
管理我的频道
登陆
新用户注册
新闻
电视
微博
博客
会员特区
订阅
捐款
RSS
用户反馈
服务条款
隐私声明
关于明镜
热门搜寻
热门新闻
所有
长平观察
相关新闻
长平观察:赵婷为什么遭遇严厉审查?
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亚裔女性赵婷在中国的审查遭遇令人震惊。时评人长平认为,网络监管和操控能力的提高增加了不确定性带来的普遍恐惧。
德国之声
2021/04/30 08:02:00 (UTC)
长平观察:官媒垄断的“真相”
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楼事件引发舆论风波。时评人长平认为,官媒垄断的“真相”,只对官方有利的“真相”,无论长得多么像真相,它们也只是一只“死老鼠”,显示了官方操控媒体这个真相。
德国之声
2021/05/14 08:32:00 (UTC)
长平观察:中国“屌丝”的“内卷”与“躺平“
“躺平主义”近日成为中国互联网流行词。时评人长平认为,“躺平”需要社会福利、司法独立和思想自由,中共不会容忍真正的社会反抗。
德国之声
2021/05/20 09:58:00 (UTC)
长平观察:中国政府在人口拐卖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徐州丰县“八孩母亲”引发舆论关注。时评人长平回顾当年采访报道被拐卖妇女和失踪儿童案件的亲身经历,指出受到中国政府惩罚的往往不是人口贩子,而是揭露人口贩卖的人。
德国之声
2022/02/02 10:12:00 (UTC)
长平观察:谷爱凌、彭帅、朱易和八孩母亲
谷爱凌(Eileen Gu)、彭帅、朱易(Beverly Zhu)和丰县八孩母亲的故事,描绘了一个完整的中国。时评人长平分析了她们之间微妙的距离和交集。
德国之声
2022/02/09 14:42:00 (UTC)
长平观察:不谈政治,谷爱凌在中国还是超级偶像吗?
谷爱凌因为出身背景和个人能力,在中国成为超级偶像水到渠成吗?时评人长平认为,看看其他华裔运动员的遭遇,我们会发现胡锡进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德国之声
2022/02/17 10:38:00 (UTC)
长平观察:#铁链女在哪里?#WhereIsTheChainedWoman?
微博话题#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调查组成立#的阅读次数已经超过34亿。但是,时评人长平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期待。 “铁链女”并不需要一个代表着高层意志的调查组。一个能够见到她、照顾她并为她代言的民间小组,比一个省级甚至中央级的调查组更加重要。
德国之声
2022/02/23 12:55:00 (UTC)
长平观察:战争贩子救了人贩子?
丰县铁链女被“收留“尚未获得解救,中国网民“收留乌克兰美女”又惹来国际风波。时评人长平认为,这二者之间并非只是时间上的巧合。
德国之声
2022/03/01 09:32:00 (UTC)
长平观察:被僵尸化的小粉红
俄罗斯《第一频道》编辑、制片人玛丽娜·奥夫扬尼科娃抗议普京“将俄罗斯人民僵尸化”。时评人长平认为,在这场战争中广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小粉红,也是中共“将人民僵尸化”的产物。
德国之声
2022/03/15 14:53:00 (UTC)
长平观察:习近平挺普京,他是一个大傻瓜吗?
在俄罗斯军队暴露外强中干、美国政府步步紧逼之后,中共微妙地改变了立场吗?时评人长平认为,《人民日报》署名“钟声”的评论文章给出了专制理性的答案。
德国之声
2022/03/29 14:19:00 (UTC)
长平观察:普京会因为战争犯罪而受到惩罚吗?
俄罗斯在乌克兰布查镇(Bucha)残杀平民的暴行震惊世界。普京本人会因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犯下的暴行受到惩罚吗?时评人长平对此深表怀疑。
德国之声
2022/04/06 10:43:00 (UTC)
长平观察:上海的饥饿实验
中国政府坚持“清零”防疫政策,丰衣足食的上海出现严重的饥饿现象。时评人长平指出,饥饿是一种政治实验。欧美通过社会来控制疫情,中国利用疫情来控制社会。
德国之声
2022/04/13 06:27:00 (UTC)
长平观察: “跑路天后”张爱玲的饥饿故事
这些日子里,据说很多上海人每天都要对着张爱玲的照片拜一拜,称她为“跑路天后”。时评人长平认为,人们也应该读一读她描写“饥饿”的作品《秧歌》——堪称中国版的《1984》。
德国之声
2022/04/20 08:26:00 (UTC)
长平观察: “祖国强大了,就没人敢来帮我们了”
为什么国际社会纷纷对朝鲜伸出援手,却对中国正在发生的人道灾难反应迟钝?时评人长平借用“外示饥荒”与“人为而且被否认的饥荒”的概念对此进行了分析。
德国之声
2022/05/20 10:18:00 (UTC)
长平观察:八九六四 一座流动的纪念碑
六四33周年之际,香港维园遭到严厉封锁。时评人、六四记忆· 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长平认为,八九六四是一座流动的纪念碑,香港当局的行为强化了人们对这场民主运动的记忆。
德国之声
2022/06/04 08:25:00 (UTC)
长平观察:如何解读“李佳琦悖论”?
中国知名带货主播李佳琦因推销坦克雪糕而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李佳琦悖论”成为媒体热词。时评人、六四记忆· 人权博物馆总策展人长平认为,在现有的审查机制中,李佳琦并不需要了解所有的政治禁区,而是在政治上做一个提线木偶。
德国之声
2022/06/10 09:49:00 (UTC)
长平观察:唐山“孙小果”,抓了又如何?
唐山暴力事件舆论遭到官方严厉审查。时评人长平认为,性别暴力事件的根源,正是官方一再宣传的“有毒的男性气质”。
德国之声
2022/06/18 08:07:00 (UTC)
长平观察:唐山打人事件与中国式媒体伦理
唐山打人事件的舆情管控简单粗暴却行之有效?时评人长平解析媒体伦理的中国方程式。
德国之声
2022/06/24 09:38:00 (UTC)
长平观察:香港很快就要实现“全过程普选”了
习近平访港称“一国两制”是个好制度。时评人长平认为,对于中共应对西方社会的关注来说,“一国两制”的确是一个“好制度”。在朱镕基时代,中共用它在国际舞台赢得了空间,成为全球化时代最大的受益者。
德国之声
2022/07/01 08:55:00 (UTC)
长平观察:张学友与成龙的被批评与被原谅
香港演员张学友与成龙最近遭到中国网民的批评。时评人长平认为,在所有的极权政治中,都存在一种看似与官方主流舆论不合的“噪音”。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
德国之声
2022/07/06 11:56:00 (UTC)
×
用户反馈
您的昵称
您的邮箱
您使用的系统
您使用的浏览器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
反馈主旨
反馈内容
本网站正使用Cookie
我们使用Cookie改善网站体验。继续使用我们网站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
Cookie政策
同意及关闭